【糖尿病】調查揭港人對糖尿腳認知不足 7成患者拖至傷口潰爛才就醫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08/29 17:35

最後更新: 2023/08/29 18:43

分享:

分享:

調查揭港人對糖尿腳認知不足,7成患者拖至傷口潰爛才就醫。(iStock圖片)

調查發現港人對糖尿腳認知不足,不了解引致糖尿腳的危險因素,逾6成受訪者不知腳趾現麻痺或針刺感為初期症狀;早期糖尿腳難察覺,7成患者會拖至傷口潰爛才就醫。另外,糖尿腳傷口反覆復發難斷尾,32%受訪者未知妥善處理傷口方法,逾6成受訪糖尿腳患者表示糖尿腳影響日常生活,但當中近2成人沒有注重足部健康,逾6成患者沒有定期足部檢查延治易致爛腳風險。

生活易 (ESDlife) 於今年 2 月在香港進行一項「港人對糖尿腳 的認知及關注調查」,透過網上問卷訪問共1,141名受訪者。調查顯示,港人對糖尿腳的認知不足,並不完全了解何謂糖尿腳病徵。63%受訪者未知「腳趾出現麻痺或針刺感覺」已是糖尿腳初期徵狀,其他如 「雙腳易疲累」、「腳部冰冷」、「雞眼」等都是大部分受訪者不會察覺的徵狀。

最新影片推介

逾9成受訪者都了解「血糖過高」是引致糖尿腳的原因之一。不過糖尿腳的成因眾多,其他增加患上糖尿腳的風險,包括細菌感染、膽固醇過高、血壓過高、血管病變,及鞋子不合適,不過受訪者普遍不認知上述風險,當中逾9成受訪者更不知鞋子不合適為風險之一。

由於糖尿腳初期症狀並不明顯,糖尿病患者容易忽略足部健康問題而延誤診治,有機會導致嚴 重後遺症如足部潰爛、感染、壞死、甚至截肢的風險。受訪糖尿腳患者中7成會拖延至 「足部傷口潰爛」才求診,因為出現「腳趾外觀變形」、「足部皮膚顏色異常 」而求診的患者各佔39%。

近乎所有受訪糖尿腳患者都害怕要截肢但除了嚴重後遺症外,糖尿腳都為患者的日常及社交生活帶來一連串影響,逾6成患者感患糖尿腳影響日常生活,但調查顯示,糖尿病患者對足部健康的關注仍有待提高,近2成受訪患者並沒有進行日常足部護理,就算表示有進行足部護理或檢查足部健康的患者,超過6成人表示只會不定期進行足部護理。只有45%患者表示會「仔細觀察足部有沒有紅腫、傷口或水泡等問題」,不足 4成人會「保持足部溫暖或乾爽」。

糖尿病患者足部護理錦囊及調查重點發現: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香港糖尿科護士協會主席魯潔敏姑娘提醒糖尿病患者,長期三高失控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病變及腳部神經病變,導致足部肌肉萎縮,壓力分佈不均。當足部變形,加上鞋子不合適及腳沒有感覺,會造成不被為意的傷口,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。糖尿病患者必須定期接受糖尿病併發症檢測,了解個人健康危險因素及是否有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。患者亦需要每天進行自我足部護理和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及治療,避免延遲治療而導致爛腳風險。

魯潔敏亦提醒患者,每日清潔及檢查雙腳,留意腳趾外觀有否變形、腳部是否有傷口、雞眼及厚繭等問題,亦要適當使用潤膚液及不要赤腳走路。此外,不要隨便使用雞眼藥水或有藥性膠布,或會侵蝕周圍的皮膚而引致潰瘍。穿鞋前,需檢查鞋內有否雜物,避免因腳部感覺遲鈍而引起損傷。如果發現腳部有任何損傷或感染,應盡快求醫,同時控制血糖至接近正常亦有利傷口癒合。

糖尿病患者避免因不當的剪腳甲引起傷口或感染,建議患者應定期修剪趾甲;洗澡後修剪比較容易;修剪趾甲,要橫向直剪,切勿修圓及剪得太短,以免造成傷口或陷甲;如視力欠佳,可請家人協助;應使用安全正確的趾甲鉗,不應使用剪刀或刀片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責任編輯:陳麗娜